12月12日,天气寒冷,赣县区吉埠镇大溪村文化广场却是一片暖意浓浓,原来这里正在举行贡芋专业合作社电商分红发放仪式。当天,合作社首批66名社员共领到了5万余元的年终分红,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幸福。
大溪村是一个有3500多人的农业村,其中贫困户99户399人,是“十三五”贫困村。大溪村地处山区,有种植贡芋、杨梅、脐橙的传统,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贡芋产地。贡芋生长对土壤、水质要求极高,在大溪村,家家户户均有零星种植,全村现共有贡芋种植面积50亩,年产量2万公斤左右。贡芋种植成本较高,本地市场价格却不高,每公斤在4元左右。
怎样使贡芋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“金芋头”?今年,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帮扶下,大溪村成立了大溪贡芋合作社,探索建立了“党支部+合作社、电商平台+村集体+农户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通过合作社汇聚种植户和产品。同时,培训了两名村干部熟练操作“农家书屋+电商”平台的各个程序,通过电商平台增加产品附加值,让农户足不出村就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,既切实提高农户特别是贫困群众的经济收入,又解决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。
“今年我领到了3200多元的分红,心里特别高兴。新年临近了,我可以准备充足的年货了。”分红现场,下村组村民徐忠伟兴奋地跟记者说。今年74岁的徐忠伟是村里的贫困户,主要以种植贡芋和柑橘为生。往年,徐忠伟都要把贡芋挑到吉埠圩镇上零售,或者等待外面的批发商来村里收购,不仅费时费力价格低,而且还可能因为滞销烂在地里。今年,他跟往年一样种了1.3亩贡芋,总产量预计有2500公斤,现在已经通过合作社等形式卖出了1500多公斤,剩下的也早已预订出去,只是因为最近忙于采摘柑橘没有时间去挖采。一旁的村民徐昌楷也表示,合作社不仅有效解决了贡芋的销路问题,销售价格也比自己挑去卖更高,明年他打算扩大种植规模,跟社员们一起把合作社办大办好。
据介绍,今年10月以来,该村通过电商平台累计销售贡芋突破0.8万公斤,营业额近10万元,直接为贫困群众增收5.6万元,为村集体增收4万元。同时,将村集体收入作为贡芋产业发展奖补基金,引导农户提高种植面积和产品质量,逐渐形成群众愿意种、产品卖得好的良性循环。如今的大溪村“农家书屋+电商”服务站点里,一侧摆满了农家书屋的各类书籍,另一侧摆满了琳琅满目、各式各样、包装精美的地方特产。
“今天对合作社的社员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,也是个高兴的日子,我们驻村干部也为今年的大丰收高兴。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,农村的生产生活肯定会有更喜人的变化,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分红大会,为村民鼓鼓干劲,争取明年再来个大丰收。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驻大溪村扶贫工作队队长、第一书记余涛说。(曾波、记者刘燕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