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下正是初冬时节,赣县区韩坊镇梅街村里几十亩红薯已全部成熟,一片片绿油油的红薯地连在一起,犹如给大地铺上了一张绿色的毛毯。连日来,梅街村的村民们格外忙。
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的,是村里的种植能手刘秀莲。白天,她忙着在地里挖红薯和板薯;晚上,她又通过手机一遍遍阅读十九大报告。刘秀莲说,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,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,强调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,拓宽增收渠道,这说明党中央一直牵挂着农民,处处想着农民,自己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。据了解,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,刘秀莲今年在村里流转了两亩土地,全部种植板薯,如今喜获丰收,一个个板薯硕大饱满,深受消费者的青睐。“通过镇里的电商平台,板薯还在地里就被城区的饭店给预定了,价钱也不低。”刘秀莲兴奋地跟记者说道。
从刘秀莲的板薯地里出来,拐过弯弯的田埂,就是村里的老教师朱迎春家。党的十九大召开后,朱迎春也变得更加忙碌了。作为村里的老党员,他不仅自己带头学习十九大精神,还结合村里的实际向村民们宣讲十九大精神。每天大清早,朱迎春便早早地起床,为当天的宣讲活动“备课”。“十九大报告讲了乡村振兴战略,要宣传好十九大精神,就必须结合村里的实际来跟大伙儿说,这样才能真正地入脑入心。”朱迎春说。
赣县区委宣传部驻村第一书记朱建华介绍,梅街村属省“十三五”扶贫重点村,全村900多户人家里面,贫困户就有200多户,分散在22个村民小组。通过扶贫工作队前期的思想搅动,贫困户“我要尽快脱贫”的念想越来越强烈,个个都铆足了干劲,这更坚定了工作队倾心扶贫的信心。
据了解,今年梅街村的扶贫项目有37个,万象山公路、沙陂桥、高车桥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。截至10月底,项目完工率在85%以上,百姓看在眼里,喜在心上。下旺组入户便道硬化后,有贫困户自己主动挑水养护路面,被村民们预评为“梅街十大新风之一”。朱建华说:“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要打好脱贫攻坚战,这也意味着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。下一步工作队要继续做好常态化上户走访工作,及时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,同时要借助村里的e网扶贫车间,多发动贫困户参与其中;要积极投身扶贫项目建设一线,与理事会、村民代表一道强化工程质量监督。”(曾波 王富 记者刘燕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