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他们,给了遭遇‘寒流’的我以温暖;是他们,让我重新看到希望。当老师让我写主题为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’的作文时,我毫不犹豫地在本子上写下了他们的名字……”
近日,网友纷纷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一篇赣县区初中女生芳芳(化名)描写扶贫干部、村干部和老师的作文。这篇作文,字里行间充满对人间温暖的感恩之情。日前,记者来到芳芳所在的村里和学校,对她进行了采访。
在家撑起半边天
芳芳今年13岁,家中有曾祖母、爷爷奶奶、父亲和弟弟。如果不是家庭发生变故,芳芳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。
“5年前,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,将我的父亲瞬间从家里的顶梁柱变成了长期卧床的残疾人。这对于我们一家人来说,无疑是晴天霹雳。当得知父亲出事的时候,我们全家哭成了一团。那一年,我8岁,弟弟7岁。”时隔5年,芳芳向记者谈起那场事故,仍记忆犹新,眼里噙着泪水。
从那时起,芳芳的生活发生了变化。父亲卧床不起丧失了劳动能力,还因治疗等费用导致家中债台高筑。终于,母亲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,与芳芳的父亲离婚,离开了这个家。60多岁的爷爷奶奶,本应在家颐养天年,却不得不外出务工,养家糊口。
俗话说,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。遭遇变故之后,芳芳在这个家被推到了“前台”。除了要继续读书,她还要与80多岁的曾祖母一起照料瘫痪的父亲,并分担大部分家务,洗衣、做饭、收拾屋子……令人欣慰的是,两年后,顽强的父亲奇迹般地能够站立起来。现在,他已经可以与人用简单的语言交流了。
“芳芳俨然是一家之主,村里的几次村民大会她都没有缺席。”赣县区石芫乡石芫村村干部刘诗文介绍,2015年,村里为了解决芳芳家的困难,在感恩苑安置房内分配了3间房屋供他们一家居住,为其置办了桌椅、床等家具,并按照政策为他们家中的3个人办理了低保。他们一家也不等不靠,自己种植了水稻和蔬菜,养殖了鱼和鸡鸭。对于芳芳的父亲,村里还将积极帮助其联系医院和医生,帮助他早日康复。
在校是个好学生
“我希望帮助我们的人常来我家坐坐,但又怕他们因此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……”芳芳是一个懂事的孩子,感恩于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,又怕麻烦别人。石芫中心小学刘华玲老师介绍,由于有先天性眼疾,芳芳看板书时间久了会视力模糊,老师曾提出给她调换至靠前的座位,但被她婉言谢绝了。芳芳说,如果自己坐到前排了,那其他同学就要移到后排,不该麻烦老师和同学,自己尽量克服就是。芳芳在学习上也很努力,所有作业都会按时完成。她的数学成绩不太好,她就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,利用休息或放假的时候,通过QQ和微信向老师请教。
自信、活跃,是老师和同学们对芳芳的评价。不久前,芳芳报名参加了校运会铅球项目比赛。“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,但我很享受代表班级和同学们一起参赛的过程。”芳芳说,她会努力克服困难,逐步提高学习成绩。
相信困难会过去
“家庭遭遇重大变故,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,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充满荆棘的生活。”几年前,赣县区农业综合开发办扶贫干部赖国茂就注意到这个农村小女孩。考虑到芳芳的特殊境况,他在很多方面都尽力帮助她。
“过去只是听说赖伯伯是扶贫干部,经常来村里帮助我们。这次,赖伯伯来到学校要见我。当班主任领着我站在他面前时,我并不认识他,却感受到他的关爱。他送给我两本课外书,跟我讲了很多激励我上进的话,让我的心里感觉暖流在荡漾。”在作文中,芳芳这样描写与赖国茂第一次见面的场景。
在芳芳看来,赖国茂不仅关爱有加,还特别有学问。每逢周末,芳芳都会举着手机到窗户外面连接上邻居家的WiFi,与赖国茂聊聊一个星期以来发生的高兴事、烦心事和生活中的困惑。赖国茂总是鼓励她,让她相信困难总会过去的。
她对记者说,她家在政府和扶贫干部的帮助下,克服了很多困难,她很感激。爷爷奶奶年纪越来越大,还在外地务工养家,这让她很是牵挂。她希望自己和弟弟能快点长大,尽早挑起养家的重担,让长辈过上幸福的晚年。(曾波 记者张庆云)